教小孩,是一门技术,讲求实战。
教育心理学教授,书写的倒是挺华丽,孩子教的到底咋样呢?纸上谈兵,同实践相比,完全两码事。所以,清华北大爹妈,教不出清华北大蛙,并不奇怪。即便,家长都是中学名师,也未必能教出来清北复交蛙。因为,家长,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蛙。
家长,学习很好。但是,家长,没有理清楚自己为何学习很好,就很难把迷因传承给娃,进而,归结到基因。基因,毫无疑问,绝不会差。学霸、学神父母,养出来学渣蛙,一定是做错了什么。问题的关键,就在于,家长是否真的具备实战经验,能快速绕开育儿陷阱,找到蛙可持续成长的关键路径。
为何,一定要为蛙找到明师指点呢?因为,明师多是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。家长、老师,都是实战派,就很容易产生共鸣,鸡出非常出色的蛙。这就要求,家长要慧眼,能分辨出真正的师资。面对实战经验很丰富的家长,名师的压力也会很大,因为,家长不好糊弄。家长,要用具有洞察力的提问,逼老师给出符合名师标准的回答。老师、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,达到这种高度后,蛙绝不会差。类似,田雨岚和钟益之间的对话,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,绝不可能培养出米桃。
活在臭氧层的理论家,一般会问出这样的问题:蛙如何才能学好数学。如果,把这个问题的内涵分解成一棵决策树的话。这个问题,处于整个决策树的根节点。提问者,让人无语,不知道该如何对话。这就像是,成年人提问,如何才能快速赚1个小目标一样。这种问题,带着深刻的幼稚,很明显缺乏基本实战。读书,道理是相似的。书,宽泛的论述决策树根部问题,讲些臭氧层的理论分析,纯属是骗钱。大多数教育心理学,就干这个事,从事的全都是臭氧层高度的理论分析,不接近地面。
实战派,要求解决决策树N层叶子节点问题。牛蛙群的对话风格,向来是研究具体问题,探讨工具、手段层面的细节。没有人,会傻了吧唧的研究,到底该如何学好数学。
换个角度看,实战派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呢?
孩子,被别的孩子欺负了。你,该怎么办?别人一句对不起,孩子就要回一句没关系?这种教法,是严重缺乏共情心理的。家长,不能压抑孩子人性觉醒,要尊重和引导孩子个性崛起。我遇到过相似的情况,反应远比神兽妈要激烈。从妈妈的角度看,小孩之间的事,不过就是那么回事,何必太当真。我则不然,就非常重视,希望神兽能够学会如何处理类似问题。
孩子不喜欢被别的孩子欺负,那就要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反击。
朋友之间相处,不是一定要形成讨好型人格。你不尊重我,我可以选择不鸟你。神兽觉得,自己的好朋友不多,会不会因此没有朋友。我教给他的是,朋友永远不会缺。不值得的朋友,可以不交。不管因为什么原因,别的孩子欺负他,他都应该学会正确面对,而不是,默默忍受。我鼓励神兽,跟别的同学交朋友,不鸟他所谓的好朋友。结果就是,他那个好朋友,屁颠的跑过来要和神兽和好。神兽妈说,孩子们的世界,也是充满了PUA。如果,家长永远把孩子当孩子,那么,孩子就永远不可能长大。